民間掀起熱鬧自測空氣質量行動 因不滿官方數據 |
上線為10月18日-25日,每日上午9點美國駐華大使館自測的pm2.5指數;下線為同期北京環保局公布的每日空氣質量情況。由于檢測污染物種類和布點不同,兩者毫無可比較性。 (李伯根制圖/圖) PM2.5指標遲遲未列入國家空氣質量體系,民間掀起了熱熱鬧鬧的自測行動,如雨后春筍,大有“倒逼”官方發聲的趨勢。 整個十月,北京幾乎面如土色。 北京市民王海燕有時會很絕望:“我是不是不該生孩子?”國慶之后,她特地向兒子的幼兒園告假一個月,打算趁著秋高氣爽讓孩子體驗戶外游玩,然而如今一家人只能悶在家里。 一場突如其來的灰霾連綿不絕籠罩京城,沒有官方預警,也沒有事后解釋。美國大使館自測的空氣質量PM2.5指數反復跳上200大關,達到美國國家環保局認定的“非常不健康”、“危險”級別。 盡管美國大使館小心翼翼在官網解釋:“整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是無法通過單一空氣監測站的數據得到的”,但是每個北京市民都能聞到空氣中嗆鼻的灰塵味,視野不遠處籠罩在灰霾中的高樓如同海市蜃樓。 最近北京環保局公布的每日空氣質量報告中,嚴重時也僅為“輕度污染”,如同“輕度追尾”令人捉摸不透。官方和民間的感受一如既往地缺乏共鳴,環保NGO和不少市民自發拿起空氣檢測儀器,走上街頭,開始自測PM2.5,通過網絡發布民間信息。一場民間自救行動開始推而廣之,堅毅中帶點無奈。 PM2.5(Particulate Matter 2.5) 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.5微米的顆粒物,粒徑小,富含大量有毒、有害物質。盡管民間呼聲甚高,但中國尚未將PM2.5列入空氣質量體系,通行的仍是PM10監測。 |